燕缘雄芯:如何在科技革新的发展大势中抓住创新机遇?

2019-09-09



9月8日,“燕园情 雄芯志·北大校友科创高峰论坛”于北京北辰洲际酒店召开,本次论坛由燕缘雄芯主办,北大新世纪集团、久友资本、INKO应科公关咨询联合协办。


北京大学信科院原党委书记郭瑛、北大国重实验室主任陈章渊、傲科光电子董事长商松泉、飞芯电子CEO雷述宇、知存科技CEO王绍迪、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杨磊和久友资本董事长、燕缘雄芯平台发起人李阳等北大校友发表了致辞和主题演讲。



以下是论坛中精彩观点的摘录:


傲科光电子董事长商松泉商松泉:大家都在谈5G,同时也都谈物联网,实际上我们处在第三代互联网的一个时期。

这个互联网时期这个网络与过去有很大的区别,过去的传统网络只有终端设备和基础设施,现在新的网络里还有数据中心,数据中心除了传统的计算、存储、互联,为什么互联也变成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呢?随着万物互联以后,对这些基础设施、对于数据中心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了,光电子作为一个技术带来了很多机会。

在光模块里头,光芯片和电芯片是主要的成本,预计到2025年人工智能达到200-300亿的芯片市场,云端芯片首先拥有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是端侧的芯片,尤其是随着物联网快速发展,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正好结合起来,边缘侧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像推理芯片预计几年后就可以在端侧的应用场景超过云端的应用场景,因为在端侧人工智能这样一个场景其实是大家更注重的场景,因为它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增量的市场。

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杨磊:我今天的分享主要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前面很多创业者都提到“坚持”,第二是“大势”,第三是“聚焦”。

坚持非常重要,不仅是对于创业者来说坚持非常重要,其实对于投资人来说也一样。硬科技投资也经历了三步曲,我这里特指是半导体类投资。如果说十年前谁做半导体投资,大概全中国可以坐一大桌,十来个人、十来个基金。到五年前,做半导体投资只剩一小卓了,四五个人,没什么人再去投办到半导体了。但是今天,说谁去做半导体投资,估计就是一个一个的大会场,如果说不投半导体,你都不好意思说我做投资,这个世界变化非常得快。

其实有很多其实在我们看来是有潜在问题的一些创业者,有的时候方向选的太拥挤,太多人进入一个领域,已经太晚了,很多人在做同一个领域的创业,是不是有必要这么去做。第二有的创业者太年轻,这是一个复杂的跨学科的工程问题,包括生产、设计、供应链,如果你没有在这个产业里有15年的经历,为什么是15年?15年大概是你工作一个阶段,要经历2个产品周期,大概是15年。

我觉得在创业的道路上有很多问题,我希望大家也不只是谈理想,说我有多大雄心就一定能成多大的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其实在硬科技创业上务实求真是最重要的。我觉得在自己创业开始的时间点和每天都不要忘记务实求真,你只有一直做到务实求真才能对得起自己和跟你一起合作的伙伴。

第二关键词是“大势”,一个是资本过剩,现在有很多人做投资,资金、资本可以创造所有可以创造的价值,也可以摧毁所有可以摧毁的价值。这其实意味着,在今天可以科技投资里面竞争会更加激烈。在过去,你可以闷着头慢慢搞的事,今天有别人、有大量的资金。

久友资本董事长、“燕缘雄芯”发起人李阳: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创新更多是在工程应用层面,底层的工程器件没关系,我们可以买,我们何必自己那么辛苦、那么大的风险、那么大的不确定性,又投入那么多的资源,最后做出来的东西跟国外一比差了十万八千里,不是一条街的距离,是好几条街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何必要辛辛苦苦自己去做,拿来主义多容易。而这恰恰是过去几十年,我们为什么被卡脖子,就是因为拿来主义,太容易。

到了今年毋庸置疑,我们已经看的清清楚楚,非常深切地感受。所以当时我们就在想,既然科技创新已经不是工程方面能够解决的,它已经到了更底层的基础层面,更底层的器件、更底层的材料,甚至更底层的理论层面,我们能不能取得突破。

硬科技时代来临,科创版开闸,中国科技生产力的解放将全面开启。可以讲中国的科创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接下来的20年将是人类世界第四次科技革命井喷爆发期。

而这第四次科技革命对于中国的意义是什么?改革开放以后这四十年为我们奠定了基础,让我们至少有机会能够参与到第四次科技革命进程中来,赢得一席之地。而在第四次科技革命能不能取得引领地位,这就决定了中国在未来一百年是不是能够崛起,我们的中国梦、复兴梦是不是真的能够实现。

在校友共话《把握科创时代,落地科研成果》环节中,芯翼信息创始人肖建宏提到:创业做什么,其实就是赛道的选择,我觉得对任何一个创业者都是非常非常致命的一个坑,或者是要必须想透,就算你想透了也还要每天不停的想这个问题。做技术的人总会想那个技术能不能做到世界第一,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你认为第一,还是客户第一,能不能尽快实现闭环。

对创业公司来讲赚钱是很重要的,真的蛮重要。我跟我们团队经常讲一个公司从价值链条角度包括三个部分:一个链条是创造价值,科创型企业创新;第二是实现价值,就是销售;第三是分配价值,包括两个环节,一个环节是我们企业内部的在团队的价值分配,还有一个是我们跟供应商客户乃至整个生态怎么分配这个价值。第二点和第三点,其实是没有闭环的时候很难说很多,尽量尽快闭环,你能把这个产系销售出去,把价值分配合理,这才是闭环很好。

硅光物理专家孙笑晨:我遇到最大的坑就是量产的问题。量产和研发完全是两回事,你想的东西到量产完全不一样,但实际上当我们第一个产品量产的时候还是低估,低估的程度还不是一点半点。当时我们认为是一个很简单、很简单的产品,从客户那边几千片的需求一下到几十万片,而且一二个月之内就要提到程度,当时是非常非常痛苦的,所有的事情后面都没有落地,当时做了很多很多痛苦的一些工作。这个事情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惨痛教训,尤其是对做硬件产品的同学以后创业可能都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这是创业一个比较大的坑。

我们找到一个逆势的market,但是这个逆势market不是随便找,这个market要保证是一个通向未来更大的发展方向的一条去掉,就是你基于这个产品或者这个技术能拓展、延伸到更广阔的市场,这样当你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的竞争对手、巨头们看到这个事情,他们如果想从头做这个技术方案的时候,他们可能觉得已经不合算了,最合算的方法就是把你买掉或者说用其他资本方式来实现。

爱特曼科技创始人CTO刘炜:在AI行业每一个方向的难度和落地的过程都不是很容易各,比如说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还是OCR、知识图谱,还是要做云识别,其实每一个赛道都需要一个团队的很专注做很长时间,有积累才会在市场上有竞争力。

一开始陷入比较狂喜的状态,觉得自己什么都可以做,也不愁商业机会,所以我们就开始就尝试接各种各样的项目,但是做到后来我们发现,项目可能是做完了,但是我们觉得仅见偏离我们的创业初衷了,好像是掉到一个坑里,这是什么坑呢?

现在来看,我们把自己好像逐渐变成了一个外包公司,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外包公司本身也是一种商业模式,但是我们的创业初衷并不是这样的,我们是希望自己在某一方面能做到最好,能够在市场上做到扎扎实实的落地,获得客户的认可。当时也迅速做了一些调整,也付出了一些代价,在接下来的问题里可以再展开说一下这个事。这是一个坑,就是聚焦和不聚焦这是一个坑。

飞芯电子 CEO雷述宇:关于商业模式, “取”和“舍”都很重要。比如我们刚做车载激光雷达,如果只定位在车载激光雷达,显而易见商业模式就是一个未来要非常长时间发展,因为什么时候在车商这么一个新的技术能够落地、能够形成现金流,大家都可以想象是遥遥无期的事情,是前装市场。

我们在选商业模式的时候,一定要想得清楚,你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事情、你自己到底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这个在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刚才很多师弟说要有取舍、要转型,可能转的很痛苦,原来走过弯路,原来大凡都是这个样子,我们做一件事情一定要有“取”、有“舍”,“取”的目的和“舍”的目的都是服务于我们这样一个商业模式。

淳中科技董事黄秀瑜、未感科技CEO严伟振、灵犀微光CEO郑昱、凌波微步创始人于胜民、微源光子CEO朱晓琪。

在校友共话《硬科技创业:关键时刻的关键选择》环节中,

淳中科技 董事黄秀瑜:关键选择,有一个当时比较关键的,其实我们主要相当于给别的厂家做OEM,没有自己的品牌,我们后来发现这方面受别人的控制特别多,后来我们慢慢把所谓的OEM全部停掉,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品牌来做,这样可能前期确实市场方面有一点问题,后来我们直接走到甲方客户前面,这种思路造成我们比别的跟我们同时期的厂家要领先好多。

凌波微步创始人于胜民:创业公司最难的两个事情一个是缺钱、一个是缺人,这些事情我都遇到过,但是都走过来了。我觉得这里面也没什么诀窍,其实一个字,或者是就二个字,“坚持”坚持走下来,用一个字可能更残酷一点,就是“熬”,能熬过来。

我觉得有几个字,叫做“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如果说一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干成,我觉得很多人会被自己的诚心打动,或者是上天都来帮助你。我真的某一时刻有这种非常深的感受。包括后来我们也遇到过,几乎是无米下锅的状态,账上没有一分钱,但是我们也挺过来的。我觉得也没有什么诀窍,坚持自己的初心吧。我一定要想尽各种办法做下去,要把这件事情做成,直到自己无能为力,对我而言也没别的诀窍。

未感科技 CEO严伟振:说到自己有什么关键选择,因为我们是做科技创业,更多的关键选择也是在业务上,比方说我们做激光雷达,现在有不少做激光雷达,有很多量产,也有初创型的激光雷达公司,他们是瞄准未来5年、10年将来的产品。我们对于产品和下一代技术路线的判断和选择,这是我们的一个关键点。

灵犀微光 CEO郑昱:当我选择技术路线的时候,所有人都会告诉我,首先量产很难,我相信量产是所有硬科技公司都要遇到的问题,良占率很低。国外有一家很著名的以色列公司做良占率不到30%,出货量到现在可能都不到1K级别。但是它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它最接近我们消费者的产品,他很轻薄,在遇到这种情况下的时候,有一个很未来的技术,但是它存在现在的问题,以及大厂都没有实现,那怎么办?你是妥协的采取一种更容易实现的技术去做但是它的技术在做它,还是你心存高远一点,坚持把它走下去,但是可能遇到的就是你的资金链、销售收入、包括你的两量产可能遇到的问题,你怎么去解决它。这就是我们在创业,尤其是硬科技创业非常常见的一些问题。

据悉,燕缘雄芯为北京大学百廿之际,由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学系为主的120余位校友,与北大新世纪集团、久友资本联合发起创立的“北大校友科创产业资源整合与服务”平台。旨在通过整合北大校友科创资源,助力中国科技创新崛起。该平台将以中早期科创投资,结合多维度综合服务,支持中国科技创新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