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斯达克收紧上市规则,香港迎中概股二次上市 | 燕缘科创13

2020-06-20

6月20日,“燕缘科创主题研讨会”邀请了美国盛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大学物理系1989级校友丁锰,分享了《新兴科技企业上市途径和面临的机会与挑战》。




丁锰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后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法学博士。他有31项美国专利,曾在硅谷IBM,AMD任职,专注新产品开发。转战律师行业后,丁锰处理过众多美国/香港首次公开发行(IPO)项目,具备丰富的资本市场和并购交易经验,尤其侧重于科技、媒体和电信、医疗保健、硬科技、金融机构及其他新兴科技领域。


直播中,丁锰对比分析了美国纳斯达克(NASDAQ)、纽交所(NYSE)与香港联交所 (HKSE)及中国科创版(上海)、创业版(深圳)三地证券市场的差异。丁锰称,美国基于披露和自律的监管方式,允许双层股权结构 (A/B股,超级投票权股)的宽容条件,成为全球市场上市最为容易的市场。香港自2018年联交所修改规则,允许在特定情况下采取双层股权结构 (同股不同权) 后,成为在美国已上市中概股的二次上市热门地。今年6月,网易和京东先后在港交所二次上市,成为继阿里巴巴之后,同时登陆美国和香港两大交易市场的中概股。

科创板作为中国战略新型产业扶持市场,则成为半导体芯片等硬科技企业最优的选择。丁锰称,创业板改革注册制,让中国的证券市场与国际交易市场越来越接轨,尤其允许红筹企业上市的改革,表明中国的证券交易市场正在越来越多元化。


针对近一年来美国资本市场对中概股的挑战,丁锰通过对比历史上几次中概股退市风波,分析认为限制中国公司进入美国资本市场的措施在未来几年不太可能真的实施,禁止采用VIE架构的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也不太可能,VIE架构目前在中国和美国都已被普遍接受和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5月20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一致通过的《外国公司担责法案》,该法案将拟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与美国本土公司在审计层面放在了同一个高度,受同等强度的监管。其中最主要是要求上市公司允许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审查公司的审计,该法案若真的实施,将对中概股造成震动。但自提出后,该法案一直未有新进展。


在中国证券交易市场越来越开放的同时,纳斯达克针对中概股正在收紧上市条件。2020年5月,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提出修改上市规则建议,要求IPO融资额必须大于2500万美元,或上市发行股票至少占上市后市值的25%。此规则的提出源于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很多中小型中概股上市后流通性和股价表现不佳。


据统计,截至2020年5月20日,中国公司在纳斯达克的总市值约为3800亿美元,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总市值约为7600亿美元。自2016年底以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59家中国企业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企业募资额不到2500万美元。很多跌破发行价。在2019年,登录纳斯达克的29家中国发行人中,有10家募资额不 到2500万美元。2020年以来,新登录纳斯达克的10家中国发行人中,有3家募资额不到2500万美元,有半数发行人的流通股数量不足25%。


2020年,聚美优品、58同城、易车先后从纽交所私有化退市,与之相对的是,网易、京东先后在香港二次上市,创下今年以来港股发售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