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创业,用下半生做中国的毫米波雷达

2019-11-11 作者:Lady燕


“创业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我从公务员转型做企业有五年时间,做企业我的体会就像参加马拉松,同一赛道有各种类型的选手,大家都在努力奔跑。马拉松有个术语叫做撞墙期,每个跑手都会有撞墙期,到了撞墙期特别煎熬,这时要靠意志坚持,坚持到拐点出现,就能顺利跑完全程。


北京大学92级地球物理系校友于胜民40岁的时候选择创业,投身自动驾驶领域专注毫米波雷达方向。作为一名“科创家”,于胜民立志用下半生做出中国的车规级毫米波雷达。


于胜民信奉查理·芒格的跨学科思维。在《穷查理宝典》中,芒格提倡要不断学习众多学科的知识来形成一个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于胜民先后在北大和中科院读了地球物理、大气科学、人工智能三个专业。博士毕业后开始在公务员系统从事科技管理工作。在政府部门工作期间,于胜民从事的科技管理使他能洞察国内科技发展的脉搏。


2015年,谷歌自动驾驶车开始上路测试,百度成立自动驾驶事业部,几乎所有的车厂都发布了自动驾驶汽车计划。那是一个自动驾驶从汽车圈迅速渗透到互联网圈的燃情岁月。就在这一年前后,中国诞生了一批自动驾驶相关的传感器创业公司,毫米波雷达是其中一大领域,于胜民是这个领域的早一批创业者。


作为自动驾驶三大传感器之一,毫米波雷达因波长在1至10毫米,工作频段在30至300GHz,具有独特的全天候全天时特点,抗干扰和穿透能力强,可以同时追踪多个目标。相比其它光学传感器,毫米波雷达对烟雾灰尘具有更好的穿透性,受天气影响小;相比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大气衰减小,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实现远距离测速和测距。


以车载毫米波产品为例,24GHz短距毫米波雷达已应用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中的泊车辅助、盲点监测、车道保持辅助、变道辅助等。77GHz长距毫米波雷达则主要用于ACC自适应巡航、前后车辆防碰撞预警等。


据了解,市场上L2阶段的自动驾驶单车毫米波雷达配置基本为1个长距+2个短距,完全实现ADAS各项功能一般需要“1长+4中短”5个毫米波雷达。预计到2022年左右,L3阶段车型将增加到2个长距+6个短距。随着ADAS普及和自动驾驶的到来,毫米波雷达将迎来一个千亿级市场。


毫米波雷达是一个新型应用产品,涉及数学、物理、计算机、电子和微波等多个领域知识,非常需要跨学科思维。如何理解毫米波雷达技术,选择哪种技术方案,如何理解技术与应用市场之间的匹配,这都关系到产品具体选型中的软硬件选择。


“雷达相当于我人生中第四个专业,好在之前学的三个专业的知识大部分都用得上”,于胜民笑着说。得益于跨学科的学习经验和思维模式,他可以轻松驾驭从硬件原理设计、材料选型、软件架构到算法开发的产品研发全过程。


凌波微步应用于无人机的毫米波雷达产品


目前,凌波微步已在雷达天线设计、测距算法等领域部署十余项发明专利,掌握了24GHz和77GHz毫米波雷达技术,针对不同应用市场推出四款系列产品。V系列为车载中距雷达产品,主要面向汽车安全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可精准测量车辆前方168米范围内的障碍物情况,达到车规级要求;R系列为短距离雷达产品,可实时感知周边障碍物的方位和距离,实现智能避障或路径规划,主要面向机器人和低速自动驾驶场景;U系列用于无人机,精确测量飞行高度或者前方防撞;I系列则面向智慧安防、智慧交通领域,用于安全监控、流量监控等。


“在产品性能上,客户直接拿我们和国外的品牌作对比,最后认可我们的性能。同样性能产品,我们的价格可以降低30%到40%。”于胜民说。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国内24GHz雷达市场主要由法雷奥和海拉主导,合计出货量占总出货量的60%以上,77GHz雷达主要由大陆集团、博世和德尔福主导,合计出货量约占总出货量的80%。于胜民认为,随着在消费市场的普及率提升,国产汽车主机厂和零部件供应商在成本压力下,将率先使用国产毫米波雷达产品替代进口。


与此同时,2018年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纳入评分体系,也将为毫米波雷达市场带来一波出货的政策红利。“与国外大厂的差距我觉得主要在量产能力,毕竟我们还没有几十万套的量产经验。”于胜民说。


需要考虑的是,车规级的产品应用往往要经历两三年的周期性测试,从进入供应商体系小批量测试到真正大规模出货,很难一蹴而就。因此,毫米波雷达创业者也将产品应用瞄准了无人机、智慧安防、智慧工厂、机器人等领域。


在无人机领域,凌波微步的U系列产品可以实现仿地飞行和智能避障。在丘陵梯田地带,搭载U系列毫米波雷达的农业无人机可以根据地形的高低起伏自动调整飞行高度;针对巡检无人机,U系列产品可以检测30米远的电线,实现智能避障。在安防领域,凌波微步的I系列毫米波雷达可快速发现前方120度视场角、最远100米范围内出现的物体,与摄像头融合用于安全监控、流量监控、停车场小路径规划等。


“摄像头的原理是把影像录下来存储起来,摄像头一直开着耗能和存储都很大。其实大部分安防领域并不需要把全部内容都录下来,只需要在发生异动时开启录制。毫米波雷达可以让摄像头智能化,只需要在发生异动需要拍摄的时候开启,可以大幅降低耗能和存储压力。”于胜民介绍,整个安防领域搭载毫米波雷达都是一个刚需,未来安防系统都将升级为真正的智能安防。


对创业公司来说,24GHz的毫米波雷达产品已经成熟,77GHz的产品也开始小批量测试出货。无论是用在安防、无人机领域还是用在汽车,谁能更快拥有第一批客户,成为接下来至关重要的一步。“我们在下半年拿到了美团无人机的雷达供货订单”,于胜民称,拼市场出货量的时候到了。


回到北京不久,于胜民加入了100871跑团,长跑是他的爱好,先后参加过多次半程马拉松比赛。创业之前,于胜民是查理·芒格粉,信奉跨学科多思维模型看世界,并亲身实践;创业之后,商场如战场,他推崇曾国藩的治军理念——“扎硬寨,打呆仗”。在毫米波雷达这个赛道,他要用跑马拉松的劲头做个胜出者。